从’为道’、’为学’、’为器’三为浅释佛教五明

传统儒释道哲学的参考

生何来,死何去、生存的意义、死后的去向、生命的本质。。。这些都是人类长久以来所关注的命题。人活在世上,短短几十年,循任何一种模式,都可以走完一生,在其过程中,最可贵之处,是在于善用短暂人生,提升心智去了解这些问题,以及思考怎样赋予生命价值,而传统儒释道的’为道’ 、’为学’和’为器’思想,正提供了这方面的哲学参考。

儒家世俗的’为道’思想,呈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修身齐家是为己,是自利;治国平天下是利他,通过做官能治国平天下,是传统知识份子所追求的,为了达到这理想,努力读圣贤书,学习六艺,是’为学’;当官若不成,转而教书,成为民间文化人,或传授六艺技术、或培养人才,是’为器’。

道家崇尚脱俗和空灵,修炼成仙是其’为道’目的。老子《道德经》中所讲的’道法自然’ 、’上善若水’ 、’有生于无’等道理,皆是’为学’;道家后来演变成道教,出现养生、丹术以及医学等学术,道人或传授这些技术、或发扬《道德经》,皆是’为器’。

至于佛教,可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。小乘佛教的’为道’,是在于追求个人解脱,以修证阿罗汉为目标。他们的’为学’, 是依佛陀的教导,勤修戒定慧三学,小乘僧人为世间做法事超度,是’为器’。大乘佛教的’为道’是以成佛、成菩萨为目标,成佛之前的身份是菩萨,菩萨的’为学’是依六波罗密(简称六度)修行,五明则是他们的治学之器。

‘为道’ 、’为学’与’为器’的融通

‘为道’ 、’为学’与’为器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,儒学,道教和佛教各依’三为’行教于世。’三为’又互为关联和渗透;若以塔为喻, ‘为道’好比处在塔顶,涉及的是本质的终极层面,追求的是精神境界,与’形而上者为道’ 相近;’为学’与’为器’是认知和运用的混合层面,犹如塔身和塔基,与’形而下者为器’相近。

塔顶的’为道’思想,重视人生道德,关注人性修养,追求理想境界,这些崇高的真理十分抽象,必须通过塔身和塔基的具体运作来认识,故此,儒释道以六艺、五明和道法做为价值导向来实现大义,而大乘佛教的精神,也正因为五明的大器大用而常住世间。

以下是大乘佛教理念塔之构建图。

菩萨的学处在于五明,谈这个问题前,我们先了解塔顶和塔身的两个要点。


1)为道:大乘佛教以发菩提心为指标

省庵大师言:’入道要门,先要发心,修行急务,先要立愿’;一个能发心发愿的人,真正的心德才会引发出来。做菩萨,首先要发菩提心,所谓菩提心,是指利益一切众生的心,是要让众生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之心。

希求之心在于’恒’,有’恒’方能见果,’恒’包含了不退不畏的精神和坚如金刚的毅力,处在塔顶的’为道’第一要务,就是要确立这一点,也是大乘佛教所说的愿菩提。

2)为学:六度和戒定慧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认知

有了菩提愿,接下来就要落实于行菩提,主要是以六度来摄持,这是大乘佛教’为学’的认知部分;这种认知活动,蕴含着对自身涵养的调控;即通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六种有力方法,摄持自己的言行,修六度的同时其实也在修戒定慧,因为它是由戒定慧三学分属出来的,并为三学服务(见下图)。

布施对治贪著,执著减轻;持戒在不伤害众生的范围内做适当的事;忍辱遮止嗔心;精进遮止懈怠;禅定训练头脑清醒;智慧破愚痴。人因学习而改变,因反省而进步,六波罗密便即是造就这些素质条件之资源。

以上所提的菩提心和六波罗密虽是老生常谈的课题,但极为重要,实为五明的精神动力。

为器:

做为器用的五明,包含声明、因明、工巧明、医明和内明。声明,是研究语言和名、句、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,掌握之助精读佛典;因明,即逻辑学、认识论,掌握之助训练思维;工巧名,即工艺、技术、历算等,掌握之能为他人排忧解难;医方明,即医药学,包括中医、西医,掌握之助调理色身;内明,就是佛学,掌握之提升精神气质。

五明的价值,是在于能具体从生活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和能力,大乘行者根据自身条件能力,各适其式,各取所需,有目标地做一些利人利己的事。
有关五明运作的现像、意义与特性,以下略述之:

 

1)五明必须上下贯通操作
一般上来说,形而上是从理论到现实,形而下是从现实到理论,塔顶的菩提心是理想的目标,塔身的六波罗密是法之要义,若没有五明自下向上的现实推动(为器/为学 → 为道),上面的理想无法彰显;反之亦然 ,若没有自上向下的摄持(为道 → 为学/为器),五明的拓展也失去高尚意义,所以说它们的关系应该是共为一体的。

2)通过五明学习,开掘种智
佛经中说,菩萨要证一切种智,所谓一切种智,实际上是根本智和后得智的结和。根本智是指无分别之念,断尽一切烦恼,又作如理智,而后得智是在其基础上,起世俗念,学习五明技艺,利益他人;这两种智都很重要,前者侧重于形而上(为道),包含了佛教的正知正念;而后者形而下(为器),实践了大乘佛教的真正实用性。

3)五明助大乘行者因地训练
从形而下的五明学习(为器),可以吸收不同的经验,以多元化的方式,广结善缘,为世间人结缘服务,这些都是大乘行者在因地上的修炼。可是,有些学佛者只偏重内明与因明,忽略或不愿意学习另外三明,或不愿与世间的人和事接触,结果与塔顶’为道’的菩提心契合不上,结果不能通达后得智,难以成就为菩萨。

4)五明学习的’知’与’行’
有两点;第一,五明由下而上的学习和执行,最初往往只是出自善心并非菩提心,但因受到佛法的引导,以六度为桥梁(为学),逐渐向上推动转化,菩提心才被提炼出来,这种情况,可能达到先行而悟的效果;第二,有些人以立志为先(为道),深知大乘理论,但没真正付诸于行动,这也是没有用的;知而不行,亦同未知,所以唯有将 ‘知’和’行’统一起来,才可说是真正实践行菩提。

另则,标准的五明和前文所提的儒释道’为道、为学、为器’精神,可借鉴为我国教育的价值导向。因我国前教育部长王瑞杰先生曾指出,新加坡教育导向一直是随时代要求更新,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,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,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,意味着皆与经济挂钩。这种现像,使大学专业知识看起来只不过是挣钱的’为器’,缺少’为道’的味道;因此,当时王部长提出了教育要’以学生为本,价值为导向’的发展重点,用意就是要纠正功利主义大过人文价值的偏差。

的确,必须要有个根本精神作后盾,德育和智育才能全面健康发展,这和儒释道的’为道、为学、为器’框架理念相似,由此可见,传统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是有相当的帮助,不仅可用于自身修养,也可用于治国之鉴。

再者,喜闻新加坡那难陀学佛会策划建立五明佛学院,实为可叹可赞,在此祝愿五明慧炬,照明世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