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下午好,我是秋河,那难陀佛教学会会长。
“尊敬的聚德林佛国寺开山方丈上远下凡金刚上师和众位法师,各位大德,居士和同修们,卫塞节快乐!在此殊胜的日子,特别恭请上师为我等慈悲开示,请大众以最虔誠的心,聆听上师开示,共沾法喜,积累福慧资粮,祈求疫情早曰结束,世界祥和,众生安乐。
恭请上师开示。
今天很高兴能够用网络来沟通, 现在在新加坡的那难陀佛教学会,会员们发心护持的新会所“慈氏五明讲堂”,在会长秋河及理事们的积极参与之下已经圆满装修,布置的非常庄严。
这是个很殊胜的因缘缘起,它具备三个因缘。 第一,法师们及居士老师们的授课,第二,愿意一起修善法的同学,第三,庄严殊胜的道场。要具备这三个条件,是很不容易的。大家都知道,人喜欢聚会,这个会所的功能,包含能够聚会,交流及互相学习,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你的智慧。智慧和知识是不一样的,知识只是知道而已,智慧呢 ?是可以应用的,这一点我不在这边深入。 这个你要在课堂上学习,慢慢的去深入。还有呢? 要提升你的品德,就是你的人品及道德。 在五明讲堂学习佛法,也会令你觉得荣耀。 就好像大学一样,任何一间世界有名的大学,大学生来学习,提升了,那么学生及大学都感到光荣。 这个就是那难陀佛教学会,开办五明讲堂的目的。 所以,你到任何一个组织,你可以观察就知道他们有没有很好的聚会交流,互相学习,提升智慧和品德。 如果是这样的话,他们肯定会感到光荣,那么就是成功的学会了。
我也期待那难陀佛教学会的会所,能够达到这样的作用,它和一般世俗团体不一样,因为它是一个宗教团体,具有神圣性。单从硬体来说,它的神圣在那里呢?有释迦牟尼佛的圣像,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,四臂观音代表慈悲,莲花生大士代表力量,弥勒佛是未来佛,金刚萨埵代表净化业障等圣像,这些都是代表过去及未来的神圣。当你进入五明讲堂后,你会感受到一种宁静、安宁、平稳,在这里向佛菩萨们学习佛法,菩萨的智慧、品德、行仪是我们的目标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你的智慧、品德、修养提升了,那么内心的不满,世俗的挣扎等烦恼、痛苦就会慢慢消除。你的内心升起神圣性,那么这个宗教团的神圣性也升起来了,这个非常的重要。 软体方面呢?就是要学习品德及智慧。
今天是卫塞节,是释迦摩尼佛的诞辰纪念日,佛陀的伟大就是将智慧及品德教育传下来。佛陀的一生主要传些什么呢 ?在历史上,佛教的修行者、学者来说的话,就是佛陀的三轮法轮。 当佛陀成佛时,先度五比丘,就是在他苦行时,照顾他的五位比丘,因此佛陀成道之后,就走去鹿野苑(SARNATH),靠近瓦拉纳西(VARAANASI)世界最古老的城市,它有五千年的历史。就是初转法轮主要讲小乘法,既四圣谛、十二因缘、三十七道品。现在流传下来的经有阿含经、增一阿含、长阿含及杂阿含、俱舍论、毗婆沙论等。如果你要知道南传小乘法,可以直接去看清净道论及解脱道论,你看完这二部论后,就知道整个小乘的教法及修法在那里。但是,佛陀一生只讲南传小乘法吗 ?不是的,佛陀是针对不同的众生, 特别对菩萨及天人,就在王舍城和灵鹫山二轮法轮,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林,讲般若经,内容是大般若经、金刚经、小品般若、中品般若、大品般若。这些大乘法,由龙树菩萨进一步将他说的清楚一点,就是中观的出现。在佛经里面记载佛陀已授记佛灾度后三百年左右,有一位叫“龙”的比丘出来传般若经,就是龙树菩萨传般若经,变成中论及八不中道。很多人以为,二转法轮是讲空性的智慧,讲中道,就是最高,最圆满的,因此就产生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。
佛陀三轮法轮,圆满的讲如来藏,讲一切的众生都可以成佛。当然我的看法,我本身是学习大乘的教法,我也相信佛陀能够成佛,不会只是希望众生证小乘阿罗汉就算了,他也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够成佛,因为众生都有佛性,有如来藏。如来藏的经论有入楞伽经、解深密经、大般涅槃经、菩萨十地经、如来藏经、宝性论、大乘起信论、摄大乘论等。 当时,无著菩萨及世亲菩萨发展出唯识派 ,后有陈那论师、法称论师发展因明学,并以因明解释唯识。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时,那烂陀寺成为唯识学研究的重项,玄奘大师跟戒贤法师学瑜伽师地论,并带回中国翻译出来,传给他的弟子窥基法师。这就是唯识宗的唯识教法在中国的开始。
所以佛陀初转、二转、三转法轮,针对不同根机,传受不同的教法。 其实不是不同,空性是一样的,但是有小乘的证悟空性及大乘的证悟空性,因此就有不一样的地方,就是所谓的人无我、法无我。小乘大部份证悟的是人无我,但是大乘不仅要证人无我,还要证法无我,再圆满六波罗蜜多,才能够圆满具足成佛。这就是佛陀一生的教法,让我们通过闻思修、戒定慧的修学次第,能够远离所有的痛苦,去除了烦恼障及所知障,你的内心得到涅槃寂静,这就佛陀伟大的地方。
那难陀佛教学会的慈氏五明佛学院,主要是从弥勒佛的五论,来传授大乘法。 我们刚讲的佛陀三转法轮,很重要的,不管你是学小乘的修法、大乘的修法,你一定要经过五个阶段,就是资粮道、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和无学道。 五个次第,一步一步上去,不能跳,是成佛之道。现在五明佛学院要学名相及菩萨道次第,还有请持如法师讲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,请法树法师讲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,这些都是资粮道,是基础。佛陀传下来的教法有二个,一个是理论教法,另一个是如何去实践,就是证法。我们有七个修持本属于证法,前面的四个修持本都是属于资粮道。 如果你没有好好的修行,要进入加行道是非常困难的,因为加行道的要求会更加高。
为什么我们要用弥勒菩萨的五论呢?主要是配合五道,这是怎么去成佛的根本。
第一 :《大乘经庄严论》属于资粮道
第二 :《辨中边论》是加行道,开始去接触大乘的人无我、法无我的空性修法
第三 :《辨法法性论》,怎么去很清楚、很肯定的知道空性,什么是中观、法性、胜义谛、平等性等。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空性,才能进入见道。怎么进去见道里面,难的地方就在这边了,很多人以为他进入明空状态,没有念的状态,定在那边的话,这个就是空性。绝对不是!那只是空定而已。
第四:修道就是《现观庄严论》,从初地到十地菩萨的修法,每个次第,您要怎么去修,怎么去完成,怎么做加行等。 它是配合佛经《大般若经》浓缩出来的系统。
第五:无学道就是《宝性论》。 你成佛得到什么?佛果是什么?如果你能好好的将慈氏五论,从头到尾,不管多少时间去修学,你就知道整个大乘的教法在讲什么。必须依照次第,不可以跳来跳去,但你学的话,可以先学这个论,那个论。 你学了这五论,整个成佛的道路就非常非常清楚了,你也知道自己本身在那里了,不要骗人了,从里面的要求就知道了。
如果你学五部论还不够的话,可以再学瑜伽师地论、摄大乘论,能够补助你在大乘修法上的不足。特别是出家人,可以去看经典,般若经、如来藏的经、宝积经、大般涅槃经等。
经常有人问我,为什么不讲经?经是佛陀,一位大成就者,由他的境界直接流露出来的法,是很不容易讲的,所以菩萨可怜众生没有那样的境界、能力去了解佛经,才造这些论,一步一步、一点一滴的解释给我们。那么这个论也是很难懂,所以要等这些法师们再去一点一滴的解释给大家听,这是慈氏五明讲堂软体的部份。
佛法有教法及证法,因此就有修行者出现,那修行者就叫瑜伽行者,产生了瑜伽中观派、瑜伽唯识派、瑜伽中观自续派、瑜伽中观应成派。 那么大家站在不同的立场,譬如宗喀巴大师,他认为最圆满、最了义的是中观应成派。 而我们宁玛派 ,主要的是大圆满的如来藏,这个才是佛陀讲的最了义的地方,不只是空性、人无我、法无我,还要知道它的作用,运用在自利利他。 所以必须去圆满如来藏,这就是宁玛派的见地。 所以当我们在结夏安居时,叫你们去听喇荣五明佛学院,索达吉堪布、益西彭措堪布、慈诚罗珠堪布等大堪布的教法,这些教法,都离不开慈氏五论。就是噶举派、萨迦派、格鲁派也是必须学习。
为什么我要你们去学呢?除了他们认证我是宁玛派的转世僧人外,最主要的是这个教法、系统,七八百年传下来,四大教派都是高僧辈出,很多菩萨来转世,都在那边出家了。又有闭关修行系统,就是教法、证法都有,所以错不到那里去。 现在这个系统只有四大教派能够保留它的传承,当达赖喇嘛出走到印度, 后来四大教派的高僧也陆续出来,都将这些教法流传下来。
那么传统的汉传佛教呢?在中国大陆共产化后,宗教被压制,虽然现在开始兴盛回来,但是很多东西都已经断传承了。 在台湾呢?也往学术及教法方面去发展,在修法及证法方面就没有看到,只有个别法师专门研究什么,觉得有心得就传授它。这样的话,和几百年的传统教导下来的是不同的。 刚讲的弥勒佛的五部大论,由无著菩萨传到人间,配合整个修行的五个次第,资粮道、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和无学道。这五部大论是几百年传下来,有它真正的目的。 我觉得那难陀佛教学会,愿意去请这五部大论及保护它,并请佛国寺的法师们传授它,是非常难得的。
那么证法呢?在法云法师导引下就是配合七个修持本,一步步的修上去,等你学了理论及修法,又来佛国寺闭关,就大概可以知道整个大乘佛法。 同时也提升了你的智慧、品德及福德,你就不会迷失方向。 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,信心及坚持。 七个修持本,以前跟你们讲七年,其实十五年都难呀 !如果再学五部大论的话,那大概要二十年吧 !但是你不要将时间变成很重要,只要不断的跟,不断的学,那么你就会搞的很清楚啦 !明天开始,我就会传授辨法法性论给僧众,然后再传授给大家,如果有缘的话,我也可以在那难陀佛教学会教大乘经庄严论。 这些都是需要一步一步的,你们大家要努力修学,不要浪费这个神圣的地方,更不要失去学习神圣的教法。这样的一个软体设计,老实说,除了四大教派以外,你再也找不到第二间了。
所以说,这是非常难得的,但是能不能完成,过程有什么障碍等等,我也不懂,那么我们就看吧!不用紧,佛菩萨会加持保佑的 !再困难,也会顺顺利利完成的,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不断的努力学习。惜缘!惜福!
07 May 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