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转法轮:开示悟入般若中观

目的

成佛度众生。遵循三学(戒、定、慧),遣除四障(业障、烦恼障、所知障、习气障),累积二资(福德、智慧资粮),成就佛果。

发心

菩萨乘和金刚乘的根本是菩萨戒,菩萨戒核心是菩提心。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,即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

 
依《瑜伽师地论》:

  • “律仪戒” 即是七众别解脱戒。
  • “摄善法戒” 即缘自相续的六度等善根,由身口意相续不断积累种种善法,为自利利他成就大菩提。
  • “饶益有情戒” 即缘十一种利益有情事(与作助伴、为说法要、了知恩报、救护怖畏、开解愁忧、施与资具、如法御众、求随心转、显实功德、调伏有过、示现神通),按照具体情况饶益有情。

 
修法,入大乘门唯是发菩提心,金刚乘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有两种:

  1. 七支因果法:正等觉从菩提心生,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,意乐从悲心生,大悲从慈生,慈从报恩生,报恩从念恩生,念恩从知母生。
  2. 自他相换法:出自寂天菩萨《入行论》中。

 
种类,按菩提发心的特点和次序可分其为二十二种。这二十二种发心在《现观庄严论》中是以比喻表示:

1.如大地;2.如黄金;3.如新月;4.如火;5.如宝藏;6.如宝石矿;7.如大海;8.如金刚;9.如大山;10.如妙药;
11.如良师;12.如如意宝;13.如阳光;14.如音乐;15.如帝王;16.如宝库;17.如阳光大道;18.如车船;19.如喷泉;20.如奏乐;
21.如江河;22.如云。

 

大乘菩萨之差别

小菩萨

证入“因缘生、因缘灭”,未证入“不生不灭”之境界。

具足无伪菩提心、守持菩萨戒,行六波罗蜜。因缘生、因缘灭(缘起缘灭):

声闻乘执著极微实有,“能知”存在,故依然落在“有”、 “无”观待,未能超越“有、无、亦、非”四句境界。 小菩萨之角度,“生”(有)是因缘生,“灭”(无)是因缘灭。“因缘生、因缘灭”能破初转法轮之见(极微实有、能知存在)。

“因缘生”破绝对之“有”(实有):
破有所谓的从“生”到“灭”,“有”是因缘生的现象,这现象其实不是实有,因缘灭就无。

“生住异灭”四相或“成住坏空”四劫,每个阶段亦是因缘生、因缘灭,实际上一切有为法刹那刹那生灭而不常住(无实有)。是故,破极微的绝对有及“能知”的存在。

小菩萨依中观四句,辨“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”,证入“因缘生、因缘灭”。

思维、观修金刚屑因:

小菩萨亦可思维与观修金刚屑因“诸法不自生,亦不从他生、不共生、不无因生,是故知无生(无生法忍)”, 但还未能证入“不生不灭”的境界。

所证入空性之境界:

小菩萨了知外空、内空,开始接受法空,但还未圆满证入“法无我”。

超越时与方:

虽然小菩萨证入“因缘生、因缘灭”;然而依因缘生、因缘灭观现象,还是延续着相续无常和刹那无常惯性思维。因此没有超越无常义,此阶段还无法超越时与方。

菩提心量:

要证入“法无我空性”必须扩展菩提心,令菩提心量极其广大。小菩萨还无法达到如此心量,故无法证入“法无我空性”。

所得决定见和证入之境界:

小菩萨修四种加行,证入因缘生、因缘灭故,能触证真如,入见道位。

大菩萨

证入诸法空相“不生不灭”(无生法忍),即般若波罗蜜多。

具足无伪菩提心、守持菩萨戒与三昧耶戒,行十波罗蜜。精进修持圆满 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不共法等殊胜的功德。最后亦精进圆满佛之三十 二相,八十种好。因缘生、因缘灭(缘起缘灭):

大菩萨依中观四句,辨“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”证入“因缘生、因缘灭”。观因缘生、因缘灭是证入“法无我空性”的切入点与关键所在。

思维、观修金刚屑因:

大菩萨思维与观修金刚屑因“诸法不自生,亦不从他生、不共生、 不無因生,是故知无生(无生法忍)”。

其因缘生之“生”(有)是不自生,不他生,不共生,但是现象出现非 无因而生。

“不生不灭”破因缘有。不生破因缘生,不灭破因缘灭。

不生,故不住、不异、不灭。“生住异灭”四相或“成住坏空”四劫 都是不生不灭。

由此证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,即法无我

所证入空性之境界:

空也是因缘生,故也是无生。大菩萨证入外空、 内空,无外和内,证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,即般若波罗蜜多。

超越时与方:

然而大菩萨所证悟依然未超越时与方,唯有趣入三转法轮,圆满“双运”后进入不二之境界,才能究竟超越时与方。

菩提心量:

大菩萨之菩提心量已经极其广大,故能证入“法无我 空性”。然而还未到达“心包太虚,量周法界”之量。

所得决定见和证入之境界:

证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,

即世俗谛(色)与胜义谛(空)不二:色空不二(亦称空有不二)。

证入此不二境界,开始趣入圆满三转法轮之现空不二、明空不二、乐空不二、觉空不二。

修行系统

见: 理论基础. 建立知见. 进入资粮道

菩萨乘与金刚乘:

认为声闻乘的目标是解脱轮回、出离三界,趣入涅槃,故轮回和涅槃成为相对。二转法轮所修持:色(即五蕴中之色)和空不二、轮回和涅槃不二,则破此观点。

 

菩萨乘与金刚乘三十七菩提分对应五道次第:
依《辨中边论》:

下资粮道修四念住

身是粗重所依故,修身念住,趣入苦谛
受是爱因故,修受念住,趣入集谛
心是我事故,修心念住,趣入灭谛
于法无迷故,修法念住,趣入道谛

中资粮道修四正断上资粮道修四神足加行道煖位、顶位修五根加行道忍位、世第一法位修五力见道修七觉支修道修八圣道

三十七菩提分是三乘共修,然修证方式上有极大差别:

所缘:广大和狭小之差别作意:有缘和无缘之差别证得:小乘涅槃和无住大涅槃之差别

 

世俗谛与胜义谛
法无我与菩提心:

法无我不生不灭的境界容易堕入断灭空,故菩萨必须证入色空不二(色即现象,指三界轮回)。

与此同时,自性菩提心的发心也必须达到深、广无量无边。小菩萨和大菩萨依于三轮体空,行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时,相续不断转依,空性(智慧)与菩提心(方便)不二,不落任何一边方是中道。

 

龙树菩萨四重缘起:业因缘起、相依缘起、相对缘起和相碍缘起

业因缘起:凡夫认为一切事物是真实有(自性有):

有名言概念:例如“车子”是真实有。

有相和作用:例如看到车子外观,车子是真实有;车子能启动、能运载的作用是真实有。

确立“业因有”:

每一件事物都是一因多缘和合而成。由此确立了:事物是因缘和合而成为有,非由命名的名言概念,或其 外相与作用而成为有。

由业因缘起超越名言有,证悟名言无自性并趣入相依缘起:

有为法因缘和合而"生",因缘消散而"灭",业因缘起否定了凡夫 所执的真实“有”。

破执事物之名言概念:

车子其实是种种零件、配件因缘和合而显现为有,凡夫给之命名“车子”名言;证悟真实中名言概念 的自性是无实有性。

破执事物之相与作用:

车子的相与作用是种种零件、配件的相与作用组合而成显现为有;证悟真实中相和作用的自性是无实 有性。

相依缘起:相依的特征是“有此才有彼,无此便无彼”。确立“相依有”:根、尘(境)、识相依而起。(尘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)

事物的形态等都是心识变现出来。由心识变现出来的"有" ,可观察到“生、住、异、灭”四相或“成住坏空”四劫:

心识依对境而起用,即六根缘六尘产生六识。

对境依心识而显现,即心识上的行相生起。我们的心识是“相续”的,所以心识上的行相也是“相续”的。

由相依缘起超越业因有,证悟“业因有”无自性并趣入相对缘起:

即使事物因为业因缘起而成为有,如果心识不能了别 外境,事物也不能显现成为有。

破执实有外境:

证悟真实中一切因缘所生的果法无非心造,无非识变,故无实有外境。

破执实有身体:

证悟身体也是各支分随因缘和合而成,故无实有性。

相对缘起:依业因缘起和相依缘起为基础,次第深入观照我们的心识。相对的特征是可分离且能异时成立。确立“相对有”:

依《辨法法性论》,有法隐没,法性现前。故法性和有法落于相对。

由相对缘起超越相依有,证悟“相依有”无自性并趣入相碍缘起:

佛经比喻心识如一只猴子,眼耳鼻舌身意为六个对外的窗户,这只猴子在六个不同窗户间跳动。

比喻对应意义分两个层次理解:猴子对应心识,六识即是六个对外的窗户。

当心识没有观照能力,无法控制地在不同窗户间躁动,这是相依缘起的情况。根境识相依而起时,心识立即耽着并陷入六识 所取的行相。

当心识能用七觉支观照,不在六个窗户间躁动,悟入“空而能知”,这是相对缘起的情况。若证入能知是“无我”,触证 真如,即入见道位。

以下是破除执著心识为“我”的次第:心识是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储存着前七识和一切法的种子,世间一切现象皆是阿赖耶 识所变现。

破执心识上的行相:

真实中无实有心识上的行相,我们看到的仅是视网膜上的反映,听到的仅是耳膜上的震动。

破执心识的功能:

真实中所取是心识相分,能取是心识见分,我们的心识之“能知”是自证分。

心识功能(相分、见分)是相依产生,故相分无自性,见分亦无自性。

破执明或空:

依次破除执著,证悟到心识上的行相是无自性,心识的功能(相分、见分)亦无自性,悟入“空而能知”,再证悟 “能知”其实只是作用,亦是“无我”。证入能知非我,触证真如,入见道位。

相碍缘起:确立“相碍有”:“碍”特指一些基础条件或局限,这是最本原的局限。

每一个生命、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局限,必须适应这些局限,生命才能延续、事物才能生起。

最微细的局限就是时(一度时间)与方(三度空间)。

相碍缘起包含了前面三个缘起:生命受局限、事物受局限、心识功能受局限,心识上的行相受局限,一切都是在适应局限的 条件下成立。

相对缘起: 执法性(涅槃)故容易舍离有法(轮回)

相依缘起: 心识依对境而生起,对境依心识而显现;受六识分别所局限(例如眼识只能分别显色、形色)。

业因缘起: 因、缘与和合三者不可或缺,成为果法的局限。

名言概念: 名言、思想等受概念的局限

由相碍缘起超越相对有,证悟“相对有”无自性:

初地菩萨触证真如后,已住法性。因为此时的菩萨容易执著法性,而舍离有法,故需行六波罗蜜,乃至十波罗蜜,修三轮体 空,超越相对缘起。

 

超越四重缘起,菩萨修无碍:
修道上的菩萨:修离相碍(即遮破有、无、亦、非四边而无碍),达到“双运”境界。最终亦超越最微细的时与方。二转法轮最高的境界是色空不二,三转法轮的境界是现空不二、明空不二、乐空不二和觉空不二。

 

中观五大因:
五大因相互的差别:依《入智者门》

金刚屑因:于因观察破有无生因:于果观察离一多因:于体观察大缘起因:于一切(因、体、果)观察破四句生因:对因和果同时观察

 

空性之分类:
依《辨中边论》:空性之分类,分十六空。亦可阅读龙树菩萨《七十空性论》

修:分思维修与观修

修行者进入修法即入加行道

思维修:

于所思维的法义(二转法轮诸见地)产生定解(决定见)思维修阶段是加行道暖位和顶位

 

观修:

忍位:于“空而能知”能信、受、持;到达忍位就会不退。世第一:能二十四小时住于“空而能知(能知非我)”,待触证真如,入见道位。

到达忍位和世第一位才能趣入见修行果次第之“行”

 

菩提心修法:

四无量心修法为基础七种因果的修心:修七种因果前,修平等舍心发起利他心之因,修知母、念恩、报恩真正生起利他之心,修大慈、大悲、增上意乐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自他换之修法

 

般若空性慧修法:

依《辨法法性论》:

四种加行对应四重缘起有得加行(对应业因缘起):唯识有得修法:缘一切法唯识变现无得加行(对应相依缘起):外境无得依唯识变现为基础,所见是心识上的行相,故外境无所有。身体也是各支分随因缘和合而成,故身体亦无实有修法:不以所取境为所缘有得无得加行(对应相对缘起):有得之能取也是无得修法:缘所取无有,能取亦无得,内心的有得之能取其实也是空的。其修行次第:外境无所有心识上的行相无实有心识的功能无实有悟入“空而能知”能所皆空(相分、见分空),“能知”非我,触证真如。无得有得加行(对应相碍缘起):二取无得,唯无二取之真如有得修道上的菩萨入定位安住诸法实相;出定位依于诸法实相,行六波罗密, 乃至十波罗蜜,相续不断转依,直至究竟成佛。诸佛菩萨依靠证入二无我、证得无分别智的力量,获得究竟转依,一切法都 显现为圆觉的自性。

依《辨中边论》:

“依识有所得,境无所得生,依境无所得,识无所得生。”悟入分别心离二取之自性:
1. 依于唯识有所得,生起外境无所得;
2. 依于外境无所得,生起能取识无所得。

按实相宣说:

“虚妄分别有,于此二都无,此中唯有空,于彼亦有此。

故说一切法,非空非不空,有无及有故,是则契中道。”

中观五大因思维修观察无分微尘与无分刹那

 

色空双运修法:

幻化观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(一切有为法,如星翳灯幻,露泡梦电云,应作如是观)因缘观空观(金刚乘有其观修方法)五蕴皆空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既是空,空既是色,次第观修。

行:将证入的法义融入生活中

依于思维修所得之决定见和观修所证入之“二无我空性”(小菩萨与大菩萨所证入层次不同),相续不断转依,直至成佛。依七觉支,能以智慧觉了简择诸法;依八圣道修持,直至成佛。入定位安住于二无我空性,后得位转依于二无我,如梦如幻的境界。

所得果: 小菩萨 大菩萨

小菩萨

虽然未证入“诸法空相不生不灭(无生法忍)”之境界,但已证入“诸法因缘生、诸法因缘灭”之境界。若能证入“空而能知”,能所皆空,能知非我,可触证真如,入大乘见道位。

 

大菩萨

初地菩萨开始行菩萨道,地地皆以三轮体空增上圆满六波罗蜜。第六地叫难胜地,修“般若波罗蜜多”,此阶段圆满色空不二。证入“色空不二”后,精进圆满十波罗蜜。

所对治

大乘见道位,一时断尽烦恼障及所知障的遍计分;修道位(二到十地),渐次断尽烦恼障及所知障的俱生分(种子和习气)。

到七地末八地初的一刹那,彻底断除烦恼障的俱生分。

到八地、九地、十地(三清净地),主要渐次断尽所知障三轮和二取的微细种子。

到十地末位通过金刚喻定,断尽所有障碍中最微细的无明习气地,现前佛的法身智慧等。

依《大乘庄严经论》:

菩萨证入八地,跟我慢、我爱、我痴、我见四个心所相应的末那识就转依成为平等性智,这时我执(末那识)就彻底没有了。

道次第

声闻乘

无法到达二转法轮的境界

菩萨乘、金刚乘

第六地菩萨证入无生法忍,色空不二。之后开始趣入圆满“不二”之修持(三转法轮“不二”境界),证入如来藏境界。 

* 会员才能查看PDF